学界巨擘齐聚首,共谈任务型教学
作者:桂茜  来源:21英语网  日期:2019-07-27
任务型教学法(TBL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年来备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法,国际教育研究领域对其关注也与日俱增。在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上,已有多场讨论围绕此教学法展开。27日下午,三位对此教学法深有研究的语言学、教育学巨擘齐聚一堂,为大家带来关于“任务型教学法”最具总结性、权威性与前瞻性的探讨。

这三位专家学者是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教授Rod Ellis,伦敦大学名誉研究员Peter Skehan以及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这场题为“任务型教学的基本问题和未来挑战”(Foundamental questions and future challenges for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的讨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有关任务型教学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就该教学法面临的挑战给出了建议。
 

从左至右:Peter Skehan, Rod Ellis,龚亚夫

Skehan教授首先列出了10个有关任务型教学的问题,三位教授就每个问题给予各自的解答。这些问题包括:

1.如何定义语言教学任务?
2.什么样的任务适合不同学习者群体?
3.如何决定任务的复杂性以确保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都能获得合理的挑战?
4.如何为第二语言初学者制定任务?
5.Focused tasks和unfocused tasks有区别吗?如何把focused tasks融入教学计划?
6.如果将任务型教学要素和传统结构型要素结合,有好处吗?应如何结合?
7.任务型教学课的模式是唯一的吗,是否有替代的模式?
8.如何将focus-on-form最好地融入任务型教学课堂?
9.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测评以证明学生确实学到了东西?
10.教师在实践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设法解决?
 

Rod Ellis

在解答第一个问题“如何定义语言教学任务”时,Ellis教授提出应该以结果来衡量任务是否完成,而非使用的语言数量或质量。


 Peter Skehan

Skehan教授补充道:要确定什么是任务,首先要明确什么不是任务,例如要求完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翻译就不能算是任务型教学法所认定的任务。
 

龚亚夫

龚教授进一步引申,为大家解释了任务(task)和活动(activity)的区别。为说明并非每一项课堂活动都是任务,他甚至亲身演绎了课堂上常见的角色扮演活动——两位学生互相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这一活动则不能算是任务。这一生动的展示引发了现场阵阵掌声与笑声。

在讨论的第二阶段教授们希望为教师们在实践任务型教学法时面临的挑战给出建议。这一环节以现场问答的形式进行。

参会者们踊跃提问。有位老师困扰于她的学生不愿意做任务。Skehan教授支招:人们最喜欢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是自己。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们谈论自己,例如绘制家谱并介绍,谈论自己的宠物等等。另外一位高中教师问到如何能够兼顾固定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大纲任务以及任务型教学的实践。Ellis教授给出了两种可行方案。第一是不一定每节课都用任务型教学,可以其中一些课上用,或者课上腾出十分钟来做任务;另一种方案是把教材上的材料改编成一个任务。

参会者们的其他问题还包括什么是输入型任务,教师应该为任务型教学做哪些准备等等。整场演讲干货满满、气氛轻松愉悦,让大家对大会接下来的活动更加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