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病了,你应该多吃点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免疫力。”
“你得减减肥了,太胖对身体不好。”
这样的话你是否十分耳熟,甚至习以为常?但如果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你也这样表达,那么即使你说的英语完全没有语法错误,也仍然是失败的沟通,你甚至还会成为一个“谈话终结者”。这是因为除了语法,英语还有“社会语言能力”的考量。
在7月26日的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的“论文展示”环节中,曾经在中央民族大学任讲师,现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进行语言教学研究的张莹与听众分享了关于英语学习中“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的研究。
“社会语言能力”指理解交际赖以发生的社会背景的能力。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不只是单纯地学习语法,老师也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语言应用的语法规范、心理语言因素、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等。
张莹指出,在文章开头的语境中,是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由于文化差异,中国人倾向于认为生病的话应该注意饮食,而外国人通常没有这样的认知,从而觉得奇怪;而直接形容人“肥胖”在国外更是不礼貌的说法。但在中国,本着关心人的前提,人们对这种表达的在意程度却不那么强烈。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譬如很多人到了国外餐厅,在点餐时会直接对服务员说“I need this”、“I need that”。但这样的表达在外国人听来显得语气比较强硬,不太礼貌。点餐要用May/Can I have...开头,Please结尾,表示礼貌。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不同,很多学生认为英语的表达方式简单直接,从而忽略了英语表达中的委婉之处。
那么应该如何增强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呢?张莹建议采用五个步骤:刺激(stimulate),分享(share),介绍(introduce),分析(analyze)和练习(practice)。
“刺激”就是用各种“热身”活动,如角色扮演、电影放映等,让学生意识到“社会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分享”环节则可以让学生结对讨论,分享对“社会语言能力”的心得;“介绍”环节则是向学生解释“社会语言能力”的核心概念,譬如跨文化交流意识,乃至“语用迁移”等更深层次的概念;在“分析”环节中,老师则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来分析不同的交流情境;最后则是“练习”阶段,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中的“社会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