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部公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在7月29日的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外语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蔷对新课标进行了系统性解读。她指出,我国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从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培养核心素养的全面转变。
《课程标准》是英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材料。王蔷教授回顾了过去30年中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史, 列举了英语课程标准在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她在会议上提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给出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建议。王蔷教授还指出了中国英语课程所面临的新挑战。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各种因素不断变化,我国英语教育出现了浅层次、模式化、碎片化教学,缺乏清晰的教学和评估指南,难以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紧迫挑战。
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因时制宜,继承优良传统,大胆改革创新。新课标提出,英语学科要帮助学生建立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王蔷教授进一步提出新课标中的七个主要突破点,包括优化课程性质、在英语课程中重新定义文化意识(culture awareness,CA)、重构课程内容、重塑教学方法、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学的更深入融合、优先实施教学和研究战略。她详细说明了如何突破内容与方向,提出“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并指出教学应该在学生发展中反映其结果。
英语教材应在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时突出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王蔷教授描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强调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情感和道德。她指出,中国的英语语言教育正在从语言教学转向语言教育,但与此同时,英语教育在转变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及影响。
王蔷教授在讲座中探讨了英语教师如何培养未来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的创新性人才,为英语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