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问专家丨围观任务型教学
来源:21英语网  日期:2020-05-25
01 问题一

提问者 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参会者

Q:教师应该如何应对第三代任务型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


回答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龚亚夫

A:第三代的任务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全面成长这个角度来看,英语教育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第一代和第二代任务主要关注的是一些实用的教学部分,我们管它叫作Survival English,像问路、打电话、订旅馆等所谓生存英语的任务。而第三代的任务主要是指通过英语教育发展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得学生全面成长的任务。当面对第三代任务时,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比新教师往往觉得更具挑战。比如,老教师可能更加依据知识结构来制定教学重点;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把实现人的全面成长,把培养学生的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英语学习相结合,所以它看起来好像没有那样严谨的一个结构要去教。对我们的老师来说要真正去实施第三代的任务需要改变教学理念。

龚亚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教师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02 问题二

提问者 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参会者

Q:在英语完形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共情力?

回答专家 北京市朝阳区英语教研员  赵文娟


A:完形填空的一个理论依据是“预期语法说”。预期语法说是Oller(1979)提出的,即语言使用者对句法、语义和语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短文不完整的情况下,应用所学语言知识和短文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推测删去词语的句法作用、语义功能,以及它与其他成分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共情力,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深入开展与文本和作者的深入对话。这是一个构建、猜测和推理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语言交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读者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文本互动来获取信息,并结合自身的社会和生活经验来反思文本内容,表达个人见解。

以一篇作者在新年那天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文章为例,在教学中,授课教师首先激活读者的认知图式。以图片和主题形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利用图片和主题帮助学生进行文本预测,猜测在即将阅读的文本里可能发生的故事。接下来再通过阅读文本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验证学生的猜测,突出作者情感的最终落脚点“Thankful”,并突出变化的结果,以变化的结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变化过程的兴趣,也就是阅读文本内容的兴趣。

然后,通过分段阅读,让学生回答表层问题获取故事情节的发展;再通过深层次的思维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把握文本里的明暗两线。所谓明线是作者与银行工作人员之间的显性互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所谓暗线即是两位主人公在整个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情感变化,尤其是文章最后一段的描述,体现了作者情感的最后升华,与文章标题相呼应。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对文中的话题“学会感恩”有更深层次和更博爱的认识。通过探讨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能简单运用本节课习得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观点,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赵文娟
北京市朝阳区英语教研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持过为期一年的英语专题讲座,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聘为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培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