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助力中国英语教育迎来新时代!
来源:21英语网
日期:2018-07-22
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201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面向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个英语能力全学段测评标准。该等级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发展。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什么突出以语言运用为导向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所长韩宝成教授提出的“面向应用的语言能力模型”也许能给你答案。韩宝成教授在不同理论语言模型基础上,结合Bachman & Palmer(2010)以及“CEFR-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给出的关于“语言运用”的界定,提出了“面向应用的语言能力模型”。他表示,语言能力主要指的是运用语言进行理解、交流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在讲座中,韩教授也探讨了该模型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开发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它在语言测试开发及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与老师们交流他提出的“面向应用的语言能力模型”。

同是测评英语能力的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英语课程标准》有什么区别呢?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语言测试与评价研究所的武尊民教授列举了多种课程标准并将它们按照内容与能力表现维度进行了分类。武尊民教授认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主要从能力表现上衡量学生英语能力,而像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指南都属于内容标准范畴。

虽然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基于标准的学业成绩测评将内容标准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连接起来。武尊民教授指出,基于标准的学业成绩测试将考生英语运用表现与标准能力描述相匹配,基于内容标准的测试检测学生达成课程内容目标的情况,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诊断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的武尊民教授比较课程标准与能力等级量表。

前面两位教授从理论层次高屋建瓴,来自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张文霞教授将理论付诸实践,她在2018 TESOL中国大会上分享了她关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基于CSE的学生自评”的研究成果。她以自己所任教的一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如何将量表应用于学生自评。张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她的写作课堂的教学模式与考核内容,然后描述和报道了用于学生自评的分量表内容,和基于量表使用的学生自评数据的收集过程和分析方法。从她展示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量表的使用,大部分研究对象在16周的教学周期里写作水平平均提高一个层次。


清华大学的张文霞教授分享她的基于CSE在写作方面的研究。

从她的研究中可见,CSE用于学生写作自评既能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个较准确的定位,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与具体的努力方向,并在学期中参照描述语对自己的后续写作进行自我检测反思。

CSE将学习者的英语能力从低到高划分为“基础、提高、熟练”3个阶段,共设9个等级,对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构能力、运用能力等能力特征进行了全面、清晰、详实地描述和划分。因此,我们可以说,张教授基于CSE在写作方面的研究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CSE在教学实践中还蕴藏着无限的潜力等待不断挖掘。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旨在提升中国英语考试的质量,促进考试之间的沟通比较,推动不同教育阶段“教—学—测评”间的有效沟通。该等级量表由教育部正式发布后,社会对考试与量表的对接尤为关注。因此,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外语测评处处长吴莎在TESOL大会上简要概述了国内外考试与能力量表对接研究情况,并探讨了将考试对接到量表的过程与优势,最后也就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外语测评处处长吴莎阐述将考试对接到量表的过程与优势。

当前,中国英语教学正处于变革时期。中国外语测评体系建设、《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及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的研制、高考外语科目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理念与测评理念的日益融合,都将对中国未来的基础外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实施与运用必将助力中国英语教育迎来新时代!


专场结束后,参会老师意犹未尽,与各位发言嘉宾继续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