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现在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这篇短文,告诉我第一题选True or False?第二题A、B、C、D选什么?”
自打学英语以来,这便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堂场景了。这种考试结果导向型的教学方式是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
7月21日下午,在2018 TESOL中国大会“基于英语学科能力框架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高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改进教学的实践”分组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教英语?教英语应该教什么内容?应该如何教英语?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王蔷介绍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发展过程。
王教授指出,英语学科并没有特定的知识内容,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除了语言本身的知识外,所承载的内容可包括中外人文科学领域的多种知识,如历史、地理、科学、社会等,虽然不是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但其所传递的态度、立场和价值观,都需要学生通过语言去获取、理解、比较、分析、评价,汲取文化精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提升跨文化意识,学会做人和做事。
接着,王教授提出了几个值得英语教师们认真思考并努力回答的问题:哪些要素构成了英语学科的关键能力要素?英语课程的深度学习意味着什么,如何实现?英语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其与用英语教数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双语课程有什么区别?
带着这些问题,英语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时刻思考自己想要教授的内容是什么,同时关注教学方式的革新。随着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学课堂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度转变。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孙晓慧和钱小芳副教授以情景再现的形式生动演绎了一位普通高中英语教师(钱小芳饰演)在高校教师教育专家(孙晓慧饰演)的帮助下,以英语学科能力框架为指导,由一位死教书和教死书的老师转变为一位新型的教师。由此,这位英语教师开始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参与,引导他们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改变了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实现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孙晓慧参与英语教师说课课例演示。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钱小芳饰演参加课例研究课题的一位普通高中英语教师。
在三轮课例研究中,高校教师教育专家耐心地指导这位高中英语老师。而这位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先前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两人精彩的演绎,博得满堂喝彩,现场笑声不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中提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一概念,具体来说,它包括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陈则航教授通过另一个案例,展示了情境式热身、探索式阅读和深层次学习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们应该敢于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去学习探究,使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陈则航教授分享成功案例。
正如王教授所说,英语教育中核心素养框架的搭建不仅有助于转变教学设计,也能够改变学生学习行为,把教学的重心转向对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上。王蔷教授的团队三年多来也正是这样做的,她们深入到了48所学校,与64位中学英语教师密切合作,携手改进课堂教材,影响和带动了48个教研团队和他们所在区域的近千名英语教师。她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在毕业后成为了英语教育工作者。大会现场有几名英语教师便是王教授的学生,在分组会议开场前,她们一同上前与恩师热烈交流并合影留念。